虽然Charlie的人设让我觉得各种不喜,但是不得不承认角色(影片中的每个角色都是矛盾的个体,具有独立的个性与立体的人格)的残缺与罪恶撑起了这部戏剧化的电影。
导演和编剧水平相当精妙,费舍的演技尤其在Thursday night之后令人折服。
影片的隐喻:诗歌的个体认知,电灯,鲸鱼,海,鸟,天气也各有千秋。
尽管影片表面对宗教进行了解构,但我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具有宗教性及哲思的电影。无论是Tomas在和Ellie、Liz辩论时的各自的解读,还是bible里的Alan高亮的那句话,都指向了对于世界、生命的理解。
女儿用从未有过的愤怒打开门,迎面而来的却是光明,无比刺眼且无处躲藏的光,正如她身后的父爱一样。
我们可以像疯狗一样拒绝命运,咒骂它,只因为它曾经伤害过我们,欺骗了我们,但它也是变化的,正如变化的自己一样,不是么?待时间到了,我们终归还是要接受它,毕竟这是我们仅有的。
父亲当初不顾一切的和同性恋人抛弃妻女,正如今天女儿不顾一切的拒绝这份父爱这份礼物一样。
最让人落泪的,就是那个我们一只知道却拒绝的答案,也是女儿拿在手上,如同父亲无数次拿出来回味的,女儿的第一份佳作。
我对《鲸》这部电影在看之前一点都不了解,只是觉得该片可能是一部文艺片。因为看到它的海报是,一张肥厚的巨脸填满整个画面,忧伤与脸都装不下了。观影到一半我知道我的年度五星电影来了,我很兴奋,拿出备忘录赶紧记录这份喜悦。越往后越觉得这不是普通的剧本,它的结构与内容之彪悍,让我深深感受到“才华横溢”。也许我这辈子都难写出这样的剧作(不要妄自菲薄)。我抱着怀疑态度判断它是舞台剧,果不其然,改编自塞缪尔·D·亨特的同名戏剧。
《鲸 The Whale》获得2项奥斯卡奖,总计43项奖项和116项提名
最近精神状态很糟,以为这是某种救赎类的电影找来看来着。但看完才发现,这部电影却是讲任何人都无法拯救任何人的故事,关于自我毁灭与追求真实的故事(´・ω・`)
主角Charlie的设定并不是完美的,抛弃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,无法拯救自杀的男友让他绝望和悲伤、使他通过「吃」的方式来杀死自己。开始的时候还觉得:“这不就是同妻嘛,真是有够不负责任的。”但在往后的剧情发展过程中,单以Charlie所经受的自我折磨的痛苦,丑陋又令人发指的身躯又让我为他难过。不过并不是同情
鲸:近乎完美的同性片 够自私够自我感动的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88m1.com/k8/jingdian-25341.html